第114页(2 / 2)

老爷爷不怎么爱说话,他看上去要节俭一些,聊了一会儿,他发现保温杯里的水没了。夏皎立刻拿了矿泉水给宋奶奶,店里面常备着,一般是给客人喝的。宋奶奶还没说话,老爷爷先硬邦邦开口了:“她不能喝凉水。”

宋奶奶说:“谁说的?”

“医生说的,”老爷爷说,“你这毛病就是年轻时候不爱惜。”

夏皎主动说:“我们员工休息室有饮水机,我去帮你接?”

郁青真站起来:“我来吧。”

闲着也是闲着,她领了老爷爷去接热水。只剩下夏皎和宋奶奶聊天,对方很喜欢夏皎,问了年龄后,展眉:“比我那个乖外孙女小三岁。”

夏皎笑着说真巧,宋奶奶不知为何却叹了口气,或许是想到一些不太好的东西,她转移话题,又挪到老爷爷身上去。夏皎恭维,说老爷爷很细心,天天买花——

宋奶奶笑眯眯摆摆手:“以前他年轻时候脾气硬着呢,老了才稍稍服点软。不过一辈子都抠门,也就这时候大方点儿。”

说到这里,老爷爷拿着保温杯来了,中气十足:“又在背后说我什么坏话?”

夏皎没忍住,笑了一声,宋奶奶也笑:“没什么,夸你好呢。”

老爷爷哼一声,还是小心翼翼拧开保温杯的盖子,倒了一点在瓶盖里,吹了吹,才让妻子喝下去。

夏皎猜测对方似乎并无儿女子孙时刻陪伴,那个“比你大三岁的外孙女”,在苏州工作,也是一周过来探望一次。今天周五,又是外孙女过来的日子,所以宋奶奶请夏皎帮忙多挑一些花朵,好带回去装饰房间,让外孙女高兴。

不知道为什么,夏皎总能从这对老人身上看到自己爷爷奶奶的影子。

父母大多都有身不由己的苦衷,比如为了家庭外出做生意、工作,不得已把孩子留在老家,托老人照顾。

夏皎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两位老人抚养长大,一养就是十多年,感情自然不同。后来因上学问题被爸妈接走,依稀记得临走前,奶奶给她缝书包的肩带——那种黑色的、尼龙的双肩包肩带最好用针再订一圈,不然,书包里装的东西多了,容易脱线、松开。

奶奶缝东西的手艺好,订肩带时也一样,先缝一个“口”字,里面再缝一个“X”,针脚细密均匀。她那时候眼睛花了,穿个线都要举起针,将线头用嘴唇抿一下,带出一个小尖尖来,再眯起眼睛,把针孔对准灯,另一只手拿线,好久才能成功穿进去。

夏皎在的话,一直都是她替奶奶穿针引线。

但那时候她不太懂,帮奶奶穿好线后,看着奶奶用针尖在头发上挠一挠,夏皎问:“奶奶,要是我跟妈妈走了,以后谁给你穿线呀?”

Top